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 第190节 (第3/8页)
谢知秋颔首。 她回答:“萧家?大公子一年前在国子监的学?业完成,授官之时,他?主动?请求离开梁城,到?西北地区任官去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叶青先?是?错愕:“竟然这样?” 不过, 他又露出恍然大悟之色,道:“原来如此。” 谢知秋应是?。 能进国子监学习的学子,家中大多非富即贵。 国子监学生?既可以参加科举, 又可以在完成学业后直接荫官, 可谓双重机会。朝中官员争着将儿子送进国子监,实?则就是?想给后代铺平一条稳妥的入仕之道。 虽说?国子监学生?毕业后, 大多还是?要从八/九品的小官做起, 并不能一步登天, 但比起寒窗苦读十余年都未必能中第的科举,还是?要顺畅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选, 国子监学子任官时, 当然还是?希望能够在梁城起步,即使是?外迁,多半也?更青睐富庶之地的官职。 像萧寻光这样, 居然主动提出去西北之地贫寒之地的学生?,可谓凤毛麟角。 自从知道萧寻光和义军之间有关?系后,谢知秋不难判断, 萧寻光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肯定是?觉得梁城离边关?太远,与义军沟通不方便, 消息滞后,还束手束脚。如果被派到边北, 一切对他来说?都会方便许多。 据谢知秋所知, 萧斩石对长子这样的选择仍有意见。 但次子“萧寻初”已?顺利在朝中立足, 萧斩石对两?个儿子的夙愿已?经算是?超额达成,他对长子逼得就没有过去那?么紧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