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节 (第3/7页)
此,以后参赞军务,处理庶务,也当有你。” 戚继光终于是说出了他的目的。 闻安臣闻言,不由得一惊。 他没想到,戚继光竟然会突然相邀,让他留在蓟镇。 第150章 婉拒 闻安臣沉默不语,开始沉思,权衡此事的利弊。 毫无疑问,留在蓟镇的话,断实际内权势肯定是上去了。 身为九边重镇之一,蓟镇地位极为重要,人口也很不少,军民几十万都是往少了说的,军队加上这块儿区域内的百姓以及土卒家眷等等,百万只怕都是有的。论地盘儿,论入口,都不亚于一个府,而且还是上府——按照大明规定,纳粮二十万石以上为上府。 整个蓟镇的邢敏都cao于他手,这个权力不可谓不大,可见戚继光对他的信任,也是足够深厚! 而且以后还能参赞军务,这更是能力上的巨大锻炼。 能力锻炼出来了,权力也有了,但以后呢? 没有以后!估计一辈子也就这样儿了! 这是大明万历年间,可不是清末。 清末天下狼烟四起,农民起义一波接着一波,先后太平天国,而后有捻军等等。朝廷剿灭这些农民起义的大军,基本上都是文人统带,比如说曾国藩之湘军,李鸿章之淮军,曾国藩李鸿章二人,本身都是文官。而他们手下,也有不少人文人投奔幕下,参赞军务,筹集粮草,勾画文书等等,这些参赞军务的文人,也可说是因军务而兴。他们中的不少人,都会被自家效力的东主推荐给朝廷,而朝廷要倚重曾国藩李鸿章,便也不会驳了他们的面子,这些被推荐上去的人,多半都能得官。 但这会儿的情况,截然不同。 文尊武卑太过严重,戚继光如果向朝廷推荐自已手下的读书人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