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一章 (第1/4页)
于是“塞路不通周使”,从此胜、府、麟三州被定难军隔断,再无与周国交通之路。夏李和府折同为边州酋帅,但为自身利益,一直存在着深刻矛盾,自此时起结为仇敌。 府州折德扆在得不到周国援助的情况下,悄悄向河中太原抛出了橄榄枝,但驻守太原的第四军都指挥使丁思觐得到百里无忌的秘密指示,可以对府州进行商贸,甚至可以对其进行佘借粮食,但绝不能使其归附明国。 这区区三州边塞之地,人口不过五万之众,百里无忌不想因为它与周国君臣之间埋下猜忌的种子。 定难节度使李彝殷正为周军进犯之事倍感烦恼之时,有辽国使者前来,正如干旱中降下及时雨,仅仅两天就与辽国谈妥援兵南下之事。 李彝殷答应拜辽国为上国,定难五州向辽国称臣,但依旧由李族治理。以换得辽国的援兵南下。 李彝殷绝不想真的将五州拱手让给辽国,在他心里,称臣不过是缓兵之计,若真的要投降,那还不如投降周国呢。这是李彝殷心中的真实想法。 定难李家经营夏、绥五州已经七十多年,这岂是说放手就放手的。 而与府州折家的争斗更是旷日持久,也因此引来周军的讨伐。 如今周军两路大军压境,除了求助于辽国,剩下的唯一途径就是求助明国,但明国与周国交好,李彝殷不想去自讨没趣,于是,就答应下向辽国称臣,每年进贡的条件,以换取辽国援兵。 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