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章 (第2/4页)
些才是百里无忌没有狠下心来,趁晋国灭亡,中原无主时,大军北上的真正原因。 毕竟。在没有正式和契丹开战之前。 中原是楚国与契丹之间唯一的缓冲地。 治理一州和治理一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 治理一州,只要军权在握,就可以将政令顺利地推行下去,并由军队监督着实行。 而治理一国。你只能让下面的官员推行,如果政令得不到大部分官员的应和,这个政令就会被搪塞,哪怕派军队强行推行,也无济于事,何况也没有那么多军队。 百里无忌目前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让官员能尽力配合政令的推行。 原南唐、吴越的旧官员人数已经超过了原楚的官员人数。 而这些官员与楚国官员不同,不单单是处事方法不同,还有观念上的不同,也许是多年养成的习惯,这些官员中大部分经常阳奉阴违地对待政令。令百里无忌头痛不已。 百里无忌现在已经不想大量流血了,也许是年龄的增加,变得越来越稳重,也许是越来越安于现状。 但世事终归是不尽如人意,树欲静而风不止。 百里无忌最终还是被逼得下了狠心。 这一天。与徐世铭等人商量之后,百里无忌诏令全国各州,即日起官员考核以新增纳税户为标准,决定官员的升迁。 这一命令被前所未有地迅速推行。 三个月后,各地报上来的新增纳税户呈现出了一成、二成,甚至三成的增长。而增长最为明显的就是原楚各州各县。 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