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416节 (第4/6页)
时间将八牛弩的图纸送了过来,让黄承彦先试着做一个简易版的。 而自打关麟将刘晔引来,刘晔就目不转睛的盯着这“八牛弩”,时而上手去摸,不时感慨:“两弓向前,一弓向后,好生独特的结构设计啊!” 关麟解释道:“绞轴驱动,当主弓弓弦拉开时,前弓随之张开,后弓随主弓之弦一同拉紧,这便是这八牛弩的用作方式!” “不对呀……”刘晔微微摇头,“正常而言,三张正弓的串联排列,应该能带来更大的威力,为何云旗这八牛弩,不采用常规串联排列的结构,而使用两正一反的独特结构呢?” 这个问题就涉及到物理领域中“机械与精密仪器”的分支了…… 具体的关麟也解释不上来。 他只知道,宋人的八牛弩就是这么设计的。 而按照古籍文献中的记载,在最高精密程度的制作下……便是关麟许诺给士燮的七百步,都是保守预估的。 最大的绞力下,八牛弩是可以射出千步的。 而宋代一步合1.5米,千步就有一千五百多米……是古代……能达到的最远射程的军械。 说是八百里开外一箭毙命有些夸张。 可八百米开外,一箭毙命还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 而根据《武经总要》记载: ——“北宋,景德元年的澶渊之战,宋军在城头安设此‘八牛弩’。辽军主将在视察澶州地形之时,宋军威虎军军头见其进入了‘八牛弩’的射程之内,便于八百步之外,用一支长达两米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