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362节 (第1/6页)
哈哈…… 听到这儿,刘桢总算是长长的喘出口气,他笑问:“不知子桓说的宝贝是这《九品中正制》还是书写这《九品中正制》之人?” “都有!”曹丕感慨道:“能写出如此妙策之人,必是一个妙人,看来……此李藐远非那祢衡可比,除了文才斐然外,他胸藏韬略,是有真才实学的,这一篇选官之法,更是切中当今时世的弊病!” 《九品中正制》是李藐赠给曹丕的投名状。 事实上,这是历史上,曹丕登基后,陈群和司马懿搞出来的这套。 说是公平的选官之法。 可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坑的选人制度。 很简单去说,由中正官定士人的品级。 那么……中正官是谁? 中正官不是勋贵,不是外戚,不是宦官,是门阀氏族啊! 可以说,如此选官制度,最终势必成为门阀士族的工具,为门阀氏族笼络人才。 事实上,提到门阀氏族,曹魏这个政权,乃至于未来的“三家归晋”,还是很有说法的。 曹cao起家靠的是谯沛武人与颍川才俊的支持。 也从那时候起,这两股势力相爱相杀。 最初的曹魏勋贵集团,是以夏侯惇、夏侯渊、曹仁为首的宗族派系。 颍川才俊,因为身处豫州,则是形成了以荀彧为首,钟、陈、司马为辅助的豫州士族派系。 顺便提一句,为何司马一族能跟颍川氏族玩到一起? 这是因为司马懿的爷爷,曾做到过颍川的郡守,而颍川荀、陈、钟、韩之所以能成为颍川四大家族,是因为他们的“爷爷”做到过县长。 司马家与颍川家族本就是深度的利益捆绑关系。 而这两股派系,在荀彧、荀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