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324节 (第4/5页)
钱时,换来的是什么? 是对方的冷眼,是对方的指责,是朋友都没得做。 那时候,关麟就意识到,人不能一直顺从别人,要学会拒绝。 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只是,这封答卷,乍一看来,关麟这答的是什么? 这么冗长?这特么的也太水了吧? 要知道,在汉代,竹简作为流通的书写载体,很费时间,也很沉重。 运输、保存都极为不便。 这就需要人们不说废话,不写长文,不浪费资源。 而“辞赋”就应运而生,赋一般以四字为主,高度凝练,故而在公文、奏表、书信、祭文、考卷中都采取“赋”的形式。 说白了就是写的简洁点,高度凝练一点,高深莫测一点儿,把水分全部都拧干。 千万不能跟后世某人的写的小说一样,大海啊大海,它全是水。 故而,诸葛亮与刘备最初看到这份长文时,不由得下意识的皱眉。 ——『这也太长了吧!』 可随着这长文的深入。 渐渐地,刘备与诸葛亮眸光凝起,他们发现这长文水归水。 却是讲述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道理。 甚至,这长文给了刘备与诸葛亮莫大的启发。 要知道…… 益州初定,这些功勋之臣讨要田亩,本是无可厚非,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不就是为了这点儿地么? 但,恰恰……可是已经在刘备将成都府库贡献出去,让他们自己去抢的大前提下。 于是…… 基于关麟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