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_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58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584节 (第2/6页)

才看过最新秦弩的图纸,一共是一百七十个步骤,那么……就将这一百七十个步骤根据繁琐程度,分为一百步!”

    “由一百个人为一组,每个人只完成一个或者少量几个固定的步骤,然后不断的往下传……直到一百七十个步骤全部完成,再由专门的匠人负责效验。”

    他指着这硕大的工房,接着吩咐,“就从这里造一张桌子,传到那一头……整个一连串的桌子便是一个组!”

    关麟打算用“流水线”模式去批量生产秦弩了。

    他是这么想的,战国时期发明秦弩的也不是秦朝啊,所谓——强弓劲弩皆自韩出!

    可为啥秦弩的名声这么大?

    说到底,是秦朝标准化的生产决定的。

    一个人一个的慢慢去造,造到猴年马月了,质量也参吃不齐,倒不如每人就负责几个工序,一步步的传下去!

    就特喵的批量、标准化、流水的生产!

    果然……当关麟把这个想法讲出后,黄承彦与刘晔彼此互视,在经过的短暂的沉吟、思索过后,竟是莫名的感觉,这个方法可行!能行!

    甚至,这个方法,会让生产的效率呈现巨大的飞跃。

    不止是在“秦弩”上……

    当然,黄承彦与刘晔不会了解,这就是后世“现代化”的工厂作业,早就习以为常了……小组作战了。

    古人还是讲究个体……特别是生产上,各自为战。

    至于效率的叠加……

    这很容易理解,一张秦弩一百七十多个步骤。

    再熟练的匠人对照图纸也需要一步步的校对,难免有些步骤不熟悉的步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