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497节 (第6/6页)
故事,就要从关羽小时候说起。 关羽是河东解良人,并非出身名门。 但就像是每个父母都有着望子成龙的想法。 在关羽年少之时,他的父母省吃俭用供他去私塾读书,盼关羽学得一些诗书…… 但是关羽的成绩一塌糊涂,众多书籍中,他唯独对《春秋左传》感兴趣,走到哪里都把《春秋左传》带在身上,时时刻刻的读,更是幻想成为《春秋左传》中那些武艺高强、锄强扶弱、匡扶社稷、义薄云天的英雄! 故而…… 学业荒废,更多的心思放在练武上。 偏偏关羽练武的天赋还不错,机缘巧合,得刀神“唐斩”传授刀法,有幸学成一招半式的刀法。 怎奈父母病故,这让关羽那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为了生存,只能靠卖红枣为生。 恰恰,卖枣就必须要“打枣”。 在北方农村生活过的都知道,北方打枣用的是一根长杆。 打枣有点儿类似于“劈砍”,偏偏枣树又有很大的弹性,每每挥砍上去,枣树的反弹会将更重的力反馈回来…… 一来二去,春去秋来,关羽每天疯狂的打枣,几年下来,竟成功的练出了一身力气,就连刀法也更纯熟了许多。 甚至,他将这封力气与刀法融会贯通,创造出了属于他自己的“春秋三十六路”刀法,更是着重练成了前三刀。 不夸张的说,单论前三刀的爆发力,就是吕布碰到了也得哆嗦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