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84 (第4/4页)
“梓钧,你过来!”李行朝王梓钧招手。 王梓钧一脸不解地走过去,问道:“怎么了?导演。我哪里出错了吗?” “不是你的问题。”李行问,“你的演技跟谁学的?” 王梓钧装出懵懂的样子说:“没和谁学啊。” 李行道:“你有没有感觉到,你的表演方式很生活化,一言一行很平常说话没有两样。而他们,韩苏和紫兰都是老戏骨,他们的演技却带有种舞台味道。” “没有啊,我就觉得电影是反应真实的生活,平时候该怎么样子说话,这个时候就怎么说话。”王梓钧说着开始回忆七八十年代的台湾电影,果然如李行所说,舞台味、文艺味太浓,而反观香港,除了个别之外,则从头到尾都是现实气息。 也可以说,此时的台湾知识分子在集体逃避现实――台湾政.治上的压抑和前途未卜,让他们转到文艺层面上。直到八十年代的新电影运动,才真正地开始进入现实主义题材。不过多年养成的习惯,一时半会儿根本转换不过来,八十年代前期台湾电影虽然专攻现实题材,但文艺味却无法消除。 (像这种奇葩除外,不过那也是在60年代,虽然政.治压抑,但至少台湾还没有被国际彻底抛弃。) 难道要我改变风格?王梓钧一想到那种琼瑶式的无病呻吟就打寒颤。 李行听了王梓钧说的话,考虑了半天才说:“我很欣赏你的表演方法,但现在你却要改一改。不用改太多,语气神态稍微夸张一点点。不然与他们演对手戏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