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第5/7页)
转的官职并不算多,其中多有在一个官职上干满六年的情况。如果不是他年轻,说不定早就该退休致仕了。 所以,入阁之前的资序他都一一攒够了,就等着有朝一日大学士加身,完成宣麻拜相的最后一步。然而,不幸的是他是江阁老的门生,在很多官职迁转的关键时刻,都曾经有江阁老的插手。于是,当朱泾扭转不利,凯旋回京时,他这个兵部尚书也就陷入了尴尬境地。 在权衡利弊之后,他接受了儿子陆三郎提出的建议——虽然他知道那建议断然不是他那个聪明却还差点火候的大胖儿子提出的——急流勇退,直接交出了兵部尚书的位子。在他看来,这总比硬挺到最后,却被江阁老断尾求生割舍强,也比被皇帝撵下位子来得好。 然而,他这知错能改的故事一经传播,再加上公学如火如荼地筹办,立时就迎来了江阁老的强烈反弹。 就比如陆三郎转述朱莹和几个士人那番论战,如果不是江阁老的默许,其门生故旧的鼓励甚至唆使,有人敢于将他那并不算新事物的禁酒令拿出来大放厥词? 他已经算很仁至义尽了,又不曾挑明是江阁老在背后指使他,又曾经在那些御史被左迁后送过程仪钱,哪像江阁老那样,根本就只是派人无关痛痒地勉励了几句,一文钱不掏? 这位当了多年首辅的老大人倒是自诩两袖清风,却不知道他那孙子在外头挥霍了多少钱,还当底下官员都一点怨言都没有吗?如今就因为他要自保,却还要揪着他不放,想要拿他当作继续展示威德的靶子? 此时此刻,见刚刚进来匆匆传话的那年轻人不住地偷瞥自己,陆绾就淡淡地说:“人走了,还是在外头?” 那年轻人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