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九章 教不严,师之惰 (第7/7页)
。而且,所谓绝高的收益,其实并不准确。” 他知道这样的陈述也许并不符合皇帝的预期,但还是不慌不忙继续往下说。 “纺纱也好,织布也罢,纵使效率再高,但源头的棉田若是产出有限,那么大批的纺工很快就会发现,没有棉花可以用来纺纱,开工天数不足。而织工也会很快发现这一点。所以,如果说是开工坊的机主,还只是蒙受少量损失的话,纺工和织工很快就会发现,他们受骗了。” 原本心情已经轻松下来的皇帝顿时坐直了身子,随即就点点头道:“朕记得你在之前上呈给朕的那份文书里,就这么说过。要开源只有两个办法,一则是开垦荒地种植棉花,二则是……改稻田麦地为棉田。” “没错!”张寿重重点了点头,“在江南丰腴之地,因为逐利,这种现象会越来越严重。” 皇帝脸色顿时微微发沉。哪怕是重商的太祖,当年也同样是重农,或者说,重农还要更胜过重商,毕竟,只有农田里有足够的产出,天下人才能吃得饱肚子,天下人吃得饱肚子,那么就不会造反。除却外族入侵,各种水灾旱灾造成的饥馁,往往是亡国的第一原因。 而张寿的话,却还没有说完。 “当然,如果棉花真的能够供应充足,纺出的纱也充足,那么最终织成的棉布,产量也会相当夸张。虽然因为棉布太多,布价必定会应声而跌,但纺工和织工所得,因为产量至少是四五倍增长,所得也许会稍多一点,具体数目虽说不能确定,但多一半总该会有。” “而他们一旦有钱,自然会试图改善生活。平日买不起的各种rou蛋需求量也许会更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