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零五章:功亏一篑 (第4/4页)
的特长,当面指点他编排几部戏剧,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揭露建奴、流寇的穷凶极恶,唤起民众的觉醒。 丑化建奴、鞑子、流寇和纪律败坏的明军,揭露杀良冒功屠杀老百姓的明军将领,歌颂“红旗军”,大肆宣传“红旗军”饿死也不抢掠老百姓。 如此安排真是专业对口,阮大铖被征虏大将军接见且耳提面命后,工作热情高涨,经常去基层采风。 参与甄别鞑子和建奴之时,阮大铖就在观察这些人的反应,相信用不了多久刽子手得知将要被千刀万剐之时求饶的丑态就会出现在舞台上。 如何加强中央集权?开大会无比重要。 “汉江省”县城的标配不仅仅有县衙、城隍庙、县学还有一座可以容纳一千人看戏的剧院。 这个剧院不仅仅为子民提供娱乐,还要成为上传下达政令的地方,县衙每个月都会在这里召开次数不等的动员会。 警钟长鸣也好,老生常谈也罢,经常组织胥吏、衙役、保长、甲长、里长、亭长、退役军人、老百姓代表开大会使得“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更加有利于统治。 跟大明的官僚截然不同,“红旗军”体系打破一言堂,基层老百姓能够经常见到县太爷,甚至于常常见到知州、知府。 亲耳听见记忆中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在大庭广众之下颁布政令,自然会提高普通民众参政的热情,增加他们的话语权,地方官再要一手遮天恐怕难上加难。实在闲得疼的明末汉之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