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七十六章:和平演变 (第3/4页)
安定则社会安定,京畿之地农民有了盼头,特别是用不着上交朝廷税赋,只需承担“红旗军”本色的蓟州、天津卫、登莱、永平府地区,升斗小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他们当然感念“汉江郡王”的恩德,“红旗军”过境用箪食壶浆来形容毫不为过。 和平演变是黄汉所愿也!为此不仅仅控制舆论导向从军事上、政治上下手,还在引导大明资本进入“红旗军”体系。 大明的资本外流已经愈演愈烈,不少有名气的私人作坊纷纷往海边“红旗军”染指的城池迁移,有些干脆漂洋过海去了“汉江省”。 陕西、河南、山西、湖广、四川基本上收不到税赋,直接的恶果就是江南的税赋越加越多。 这个时代即便是锦绣江南也难以承受自然灾害,洪水、台风肆虐一次,也会导致大量小业主、自耕农破产,同样变成流民遍地。 况且“红旗军”体系大量进口到了原产地印度的优质棉花,又由于规模化大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技术革新提升了棉布的宽度和质量节约了成本。 “红旗军”体系生产的棉布成本价已经比松江府的产品足低了一小半,只要黄汉松口来一次降价促销,江南恐怕要有十几万和织布相关的产业工人会失去工作。 目前的市场还没有饱和,暂时用不着打价格战,黄汉保持了克制,可是每一年体系内都会增加几十万产业工人,而大明由于战乱频繁导致购买力下降。 使得松江府出产的布匹大量销售到了“红旗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