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七十章:伤筋动骨 (第2/4页)
业。zWWx.org 潼关西边的防线跟流寇建立的防线只相隔三五里不等,黄惠武还每天安排宣传队喊话劝降,效果不错,真有不少流寇夜里爬行三里来到“红旗军”防线请求投降。 这些人大部分不是陕西人,而是原明军,老家在河南、山东或者北直隶、湖广等地。 不管投降的流寇是不是探子,先安排他们屯垦一年观察他们的表现。 由于屯区紧靠黄河有利于灌溉,又由于大量种植高产、耐寒、耐旱的马铃薯,今年收获的粮食基本上能够满足十八万军民的需要,大大减轻了总部的负担。 左都督陕西总兵官孙应元的人马没有多出来反而少了一大半,那是因为几个月前陈皋、林大业带领本部人马回京了。 朝廷用度紧张,兵部得知潼关有“红旗军”协防立刻有了觉悟,不肯再承担一万八千人马的粮饷,并且调离一部分人马。 原本协防潼关的“红旗军”人马跟大明潼关守军人数相仿,而“红旗军”在不断接收、训练溃兵,明军却是不断抽调兵力。 此消彼长,如今孙应元只有七千兵额,实际上也仅仅能够保证五千人马。 而“红旗军”正兵、卫所军就高达两万,还有三天一练的乡勇一万五千,实力不容小觑。 这几个月,何勇庆、黄惠武得到了不少从山西转运来的军需和装备,其中有二百门一磅、三磅弗朗机炮,卫所军都得到了自生铳。 入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