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汉之魂_第八百五十八章:化被动为主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五十八章:化被动为主动 (第3/4页)

下,老臣附议,流寇战力相对于建奴弱了太多。

    ‘红旗军’出动一部再加上潼关、陕西的偏师发起主动攻击,传言中的流寇趁着黄河冰冻绕过潼关祸害河南、北直隶、中都就不可能发生,于国于民大有好处。”

    刘之伦也出班道:“陕西失手后,我军初步建立的防线太长,与其坐等流寇不知从何时、何地发起的进攻,还不如组织一次大规模攻击,目标直指西安,化被动为主动。

    ‘汉江郡王’乃是战略家,他应该能够分析出主动、被动的弊端。届时臣愿亲自率领三万京营将士跟‘红旗军’联合行动。”

    以攻代守,把节奏掌握在明军手中,这主意确实不错。

    崇祯又来了精神,看着张凤翼、孙元化几个问道:

    “几位爱卿刚从辽东回京,肯定知道辽东形势,既然‘汉江郡王’今年采取守势稳固锦州防线,能够机动的人马应该不少,抽调三五万‘红旗军’前往陕西应该做得到吧?”

    张凤翼有心理准备,坦言道:“每个月三十万两辽饷根本不够辽东驻军的消耗,‘汉江郡王’必须拆东墙补西墙再贴补三五十万两。

    如今的流寇今非昔比,征调三万关外‘红旗军’,加上抽调潼关、山西驻军三万进入陕西作战才能够确保战而胜之。

    按照‘红旗军’战时双饷的待遇,一个月不得少于三十万两饷银。

    从锦州往潼关调兵三千余里,每天行军百里还得一个多月,需要消耗的粮食、马料何其多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