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3章 筹划 (第2/4页)
归于科技产业了,同属于各地争抢的产业。 今时今日,国内的磁带厂商,已经有不少了。 八十年代初,盒式录音机开始在内地流行,磁带的销售量,也是与日俱增。 当时,国内能生产录音磁带的厂家,极少。 即使是那两家最大的唱片公司,也基本要靠进口,还是CHF和TDK-D这两种型号。 这两种是普通磁带中,档次最低的产品,性能非常一般,但胜在价廉。 鉴于那时国内普遍欣赏水平有限,对两款的电声指标,已是比较满意了。 随着磁带市场蓬勃发展,没几年,便有大量香港生产的杂牌磁带,和假冒索尼、TDK等磁带,流入内地市场,质量低劣。 再之后,东南沿海一带,也雨后春笋般冒出许多国产磁带厂。 如佳乐TOK、天琴、钻石、海洋、金星、飞凤等等。 它们靠着与港台较接近的优势,引入二手低价原材料、模具,或用来料再加工方式,生产了大量牌号繁多的磁带。 这些磁带的电声质量,又稍差于港台生产的杂牌低档磁带,当然,仍属于可用范围内。 耐磨性与国外产品,有着巨大差距,机械物理性能也差,而带盒加工精度,更是只基本满足使用要求。 这些繁多的国产磁带,因为价格相对更加低廉,就成了盗录歌盘的来源。 也正因此,“小作坊”出来的音像制品,为市场所诟病。 国内随身听市场,将会非常庞大,还没开发,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