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针对谁 (第1/4页)
昔日鲁定公问孔子,有没有一言兴邦的话,孔子说没有,但有类似。 在林延潮短短这几句下,殿上君臣都是寂然。 大音希(协和)声不过如此。 伯夷,叔齐耻食周粟,唱采薇歌,饿死首阳山。颜回孔子最得意的门生,贫困潦倒,居于陋巷,连糟糠都可以吃,可因病早故。 这就是不求利,而无不自利? 至于大盗盗跖,杀无辜之人,食人之肝,如此暴戾的人居然寿终。 这就是求利利不成,还害了自己? 每个读书人读了伯夷,叔齐,颜回的故事,都要掬一把泪水,读了盗跖之事,而是愤愤不平。 伯夷,叔齐,颜回这等仁人义士,坚持义理而死,这是报答善人方式吗? 大盗盗跖,暴戾恣睢,遵以何德竟能寿终? 然后下一句,林延潮似给出了答案。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于喻利。 因为孔子这一句话,儒家千百年,都将义与利当作一个硬币两面,非义即利,义利当作反义词来看。以利害义,就是不义(不循天理)之举,是屈服于利欲。 非义即利,那非利即是义吗?你整日作吃亏不讨好的事,就是遵循天理了? 这几句话足以颠覆很多君臣的三观。 李庸对林延潮说得一时无词以对,组织半天语言辩道:“事事不求利,未必没有义。林中允经义上重于援溺之意,所言字字离不开利字,离圣人之意太远。” 众人都听出李庸这几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