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零八章面见朱总理 (第5/5页)
辖市的财政状况,很难撑起如此一个庞大的民生工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来找朱伯伯帮忙了。”曾凌风不慌不忙的说道。 “我看了一下,你父亲的方案都是一些远景规划,我很高兴。我关注过他的发展历程,以前在丹兴县在丹兴地区都能立足于长远展目光远大。现在听你说起,他对直辖市的展规划规划做到了十年之后,心甘情愿为后来者打基础。这就说明,他确实是以地方建设的长远利益为主的,眼光并不局限于自己的任期。这很好,非常好。就像邓老说的格局上来了。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一个治世能人,这种胸襟这种格局必不可少。现在很多地方官员特别是一把手。缺少的就是这种眼界和胸襟啊”朱总理感慨地说道。 曾凌风十分理解朱总理的感触。自从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协助李老总主持全国经济建设工作以来,朱总理遭遇到了太多的“急功近利”的事例。一些地方上的主要负责干部,急于在自己的任期内出政绩,不顾现实情况涸泽而渔拔苗助长,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情形比比皆是。逼得中央政府不住的进行宏观调控,令得整个国民经济总是在螺旋式前进,进两步就要退一步。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增长的单位能耗居高不下,是发达国家的几倍乃是十几倍。如此“疯狂透支”后续展就很成问题了。 “感谢朱伯伯对家父的赞誉每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人生目标都是不尽相同的。我们的体制注定会产生大量的这种急功近利的官员。这是大环境造成的要想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曾凌风说道。 朱总理说道:“这不是赞誉,这是实话。按理说,对这样的长远规划,我是应该大力支持的。但是,这两年政府财政并不宽裕,恐怕我也是有心无力啊” 第一零八章面见朱总理在线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