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六章衙内之怒 (第2/5页)
初的那样的信任。 从古今外的历史经验特别是自身的切肤之痛,人们现在开始认识到并承认:“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权力必致腐化,绝对的权力绝对地腐化。”。“民不与官斗”,本质上是民众的权利太少,无法形成对当政者权力的抗衡和有效制约。无数事实证明,按照儒家的治国理论,主要靠当政者的道德修养和自我约束来防止**滋生蔓延,是不可能成功的。核心还是要从它的对立面入手,伸张民权,以抑官权,即“以权利制约权力”。在此基础上,统治权力内部的相互制约,即“以权力制约权力”的体制和机制才可能有效建立起来。而且,伸张民权的决定性因素,还在广大民众自身,还有赖于老百姓权利意识的觉醒、争取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能力的提高。任何恩赐的观点,以为民愚不足为训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 现时人们对权利有四种态度:一是麻木不仁,无视自己应有的权利,这是愚民型,“忍”字当头;二是打抱不平,勇于为别人争取权利,这是侠士型,“义”字当头;三是希望别人去争取权利,自己搭便车,这是懒汉型,“等”字当头;四是从自己做起,依法维护和争取自己的权利,这是公民型,“争”字当头。 显然,推进国的民主,应该大力提倡公民的权利观,应该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权利、珍惜权利的氛围,应该鼓励人们勇敢地、有序地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并由此建立起解决官民矛盾的正常机制,防止出现历史上那种“小不斗酿成大斗”的局面。 本来,对这样的事情曾凌风是不太管的,毕竟古人有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现实必定存在形形色色的人,不肯能以统一尺度去衡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