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对话 (第2/4页)
“从大数据分析来看,《黄金时代》的导演许安华,号称全中国最会拍文艺片的大导演;主演汤惟,文艺女神,又有一堆实力加偶像配角的倾情奉献,这样的阵容,想不出票房失败的理由,再加上宣传也很给力,连续好几天都挂在微博热搜榜榜单,度娘指数也很高。” “为什么票房惨败?” “很简单,观众不喜欢这样的电影,大数据再怎么先进,估计也分析不出观众的喜好吧——尤其观众口味的变化还很快!” “大数据真的靠谱吗?” 沈临看着观众,问了一句:“你们知道我的电影《湄公河行动》一开始的大数据显示票房能有多少吗?” 没等观众回应,沈临自己回答:“8亿!” “我沈临的电影什么时候票房低于10亿了?我是说商业片,《卡罗尔》肯定会创下票房新低,如果不是因为要冲击奥斯卡,我都不想公映,直接放在网上让大家看了!” “用大数据判断一部电影的票房是很愚蠢的行为!可我们的互联网公司不懂这些,他们愿意找自带流量体系的小花、小生,觉得仅靠粉丝就能赚取足够的票房!” “这种拍摄电影的方法,完全违背了电影、电视剧的制作流程,我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我也很反对这样制作出来的电影。” “其实,大数据能带给我们的除了最直观的票房,还有电影口碑外,再也不会有其他,真正的电影人不应该被资本侵蚀!” 沈临正准备坐下,王涵忽然问了一句:“说到资本侵袭,貌似你也是资本家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