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2 (第4/4页)
三天一早,杨老汉饭都没吃就穿上木屐出门了。这是一种木头做成的鞋底,上面穿上绳子绑在鞋子上,用于冬天太冷的时候雨雪天穿的。等过几年套鞋(雨鞋)大批量上市,简直是居家出行必备利器,木屐很快就被抛弃了,下场通常是付之一炬。杨小贝也是在自家的杂物堆里发现了一双漏网之鱼。看起来有点像日本的那种木屐,但是没有夹脚趾的设计,而是带着绑带。杨小贝问过父母才知道它在以前是不可或缺的雨具,加上蓑衣、斗笠是一套。试了一下,还真不好走,太硬还打滑,看来还是要有一定技巧的。 等杨小贝把早饭烧好的时候,杨老汉才回来。先脱下木屐,再把脚上的棉鞋换下来放到火炉旁边去烘干——雪太大了,鞋子早就被浸湿了。虽然脚都冻木了,杨老汉还是喜不自胜地说;“不错,这个雪下得好,麦苗全部都被翁(埋)起来了,明年是个好收成!” 雪下得大,对农民来说就意味着明年的病虫害会减少,受旱的几率也大大降低。这是农村连小孩子都懂的道理。只要厚厚的雪多捂上几天,地里的害虫大部分都会冻死,而雪水融化后也会给土地带来滋养,要不怎么说“瑞雪兆年”呢?雪停下来以后,像杨老汉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农都早早地出动了,他们都判断这场雪下得好,下得及时。在田间碰到,都热火朝天地讨论起了明年的收成。 老人们欣慰,而杨小贝比他们更激动。她盼望了两天,这场雪总算等到达到了企盼的程度。差不多快两尺深,山上已经是一片白茫茫,门前的晒场上面也变成一个平整的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