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_一百四十七章 外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百四十七章 外室 (第4/9页)

    司马十二道:“多谢三郎了。”

    说完章越收了钱,抬手一拱,即辞别而去。

    章越出了斋,又在资圣门处闲逛了会买了本价值不菲的古籍,还有些拜师之礼,加上白日买的笔墨,当即整整齐齐包扎好,前往陈襄府上。

    陈襄如今是太常博士,秘阁校理,判尚书祠部事。

    太常博士是寄俸官,为进士出身的文官第三十阶,比状元初授所任匠作监的章衡要高出两阶。

    而秘阁校理是贴职,贴职代表文学高选。

    贴职中有殿学士,这是最牛的,比如观文殿学士是宰相专有。

    次一等是诸阁学士。

    第三等是三馆秘阁的贴职,而这秘阁校理是三馆秘阁中最末的一个贴职,待遇是每个月可以领十贯的贴职钱。

    不过有了贴职,在升迁上可以越级转官。

    比如陈襄如今寄禄官是太常博士,以他进士的出身再升一阶则是屯田员外郎。

    但若是带馆职,则可直升祠部员外郎。

    而如果官场受处分,则为水部员外郎,一般而言官位到这里也就到头了。至于杂出身(非进士,制科出身)入膳部员外郎,恩荫官入虞部员外郎,要升迁也比进士出身官员慢多了。

    最后是差遣,判尚书祠部事。

    祠部有郎中,员外郎等官员,不过这都是寄禄官,实际上不在祠部当差。

    而祠部的事,反而由身为太常博士的陈襄来‘判部’。

    由此可见大宋的官职蛋疼到什么程度了。

    判祠部事是个闲差,平日掌祠祭画日休假令、受诸州僧尼道士女冠童行之籍,给剃度受戒文牒。

    历史上苏轼为太常博士时,差遣是在京任监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