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_第一百三十三章 答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三章 答案 (第2/7页)

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是故君子必慎交游焉!”

    吴安持闻言笑了笑就没说什么了。章越心道,这吴二郎君好难亲近,看来要结交此人还真不容易。

    想到这里,章越返回到座位。但听堂上愈争论愈激烈,这些太学生也真是什么都敢说,居然从庆历新政批评至官家头上了。

    这特么胆也太肥了。

    宋朝风气就是如此,不仅太学生如此,连官员也差不多。

    当年直接导致庆历新政失败的进奏院案,一名官员写了一首傲歌简直狂出天际。

    一句‘醉卧北极遣帝扶,周公孔子驱为奴’,后一句不说了,前一句居然要皇帝搀扶自己。

    庆历新政到底为何失败,不少人都将原因归究至宋仁宗前后反复,不能坚持的身上。

    但章越觉得有些错怪宋仁宗了。

    庆历新政,其实就是一个不成熟之举。

    当时朝廷经过与西夏之战的阵痛,故而仁宗皇帝仓促决心改革。他将范仲淹,富弼召回中央实行新政。宋仁宗本认为他们会立即拿出一个切实可行之政策,但议论了半天,范仲淹最后才上了十条建议,也就是后来的‘范十条’。

    范十条条条都是针对宋朝当时最大的问题三冗(冗官,冗兵,冗费)而来。

    从范仲淹,富弼进入中枢到最后离开,新政不过一年即失败了。

    为何如此?

    宋仁宗一开始就没有作好新政的准备。范仲淹变法的失败,让他意识到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官员们认为‘规摹阔大,论者以为难行’。

    反对的人实在太多,真要推行新政会触动到根本。

    为何有三冗?

    说白了,还不是当初当朝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