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考科举_分卷阅读13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3 (第3/4页)

是一时半会儿能领悟的,想了半天还是决定放弃,免得弄巧成拙。

    不过方长庚并不为此而后悔,他本意不在学术,修习也超出了他能力范围,不能强求,如果给他更多的时间,他或许能勉力一试,这回只能算了。

    而顾尚仁的想法很简单,第一方长庚年纪还轻,古往今来大多中会试的学子至少花三十年在科举之路上,要说万中取一都太乐观,以方长庚弱冠之年,用不着心急。第二,怎么说方长庚也在徐修门下学了这么多年,本事还是有的,这回也是吃了年纪小的亏,才识不够广博,在明确这次考试几道题的出处上有短板。第三,以他之见,今年的会试是一摊浑水,能不去淌就不淌,还不知一个月后会发生什么呢。

    “这一回就是让你见识见识,每三年落第的考生不知多少,别人难道就不如你聪明?不如你勤奋?会试的题一半是皇上所出,一半是考官所出,皇上不可议论,但那些主考官们无一不是文坛大家,多少人进京以后想方设法递名帖请求接见,得一句指点。我虽然也是进士出身,但读书只为考取功名,不求甚解,论文采比不上这些人,所以教不了你什么,但这些人可以。”

    方长庚知道顾尚仁是间接训他处事消极,不肯主动。

    他是顾尚仁的女婿,凭这一点,再在举子中间多走动走动,出个风头,不愁名声不响。而且顾尚仁曾经也提过带他去某位大学士或是侍郎的集会,但当时他正从一场文会上回来,对这种交际心生排斥,于是推了,如今想起来的确太任性了。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