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考科举_分卷阅读4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8 (第3/4页)

貌册仔细确认考生身份是否符合, 并且严格搜身, 要求考生们解开头发, 脱掉鞋袜检查是否有夹带,方长庚默默屏气, 深感这时一场有味道的考试。

    好在学政还算有品, 没让他们脱光衣服, 不然一眼望去都是白花花的光膀子, 那么这考试考的不是学问, 而是人的心里承受能力了。

    之后经过学政点名以及唱保,所有考生都拿着自己的号牌进入考场。

    方长庚和周其琛作为去年的府试前十再次提堂座考,在学政的监视下开始考试。

    看到题目以后,方长庚不禁一愣。

    第一篇策论的题目赫然是“刑赏忠厚之至论”。

    他骤然想起沈赫曾经与他说过,当今昭武帝对大昭律仍觉“轻重失宜”,甚至提出要重新修缮该法,只是迫于时机未成熟才一直没有动作,但他对礼法的重视之心可见一斑。

    就连学政大人都抓住了这个时政要点,可见律法一科或许还有回温的迹象……这对方长庚来说是件好事。而在那本教辅中, 方长庚也看到隐晦提醒考题的痕迹,只是只能让人在看到考题时恍然大悟,提前准备肯定是不可能的, 学政果然够jianian诈!

    不过他也没有来得及思索太多, 便提笔开始解题。

    这道题其实是考考生们罚与宽的界限, 他引用中的“赏疑从与, 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以及中“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两句话点题,得出“立法贵严,责人贵宽”的结论,中间再引经据典修饰一番,一篇策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