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考科举_分卷阅读13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4 (第3/4页)

时微微一笑:“这几份卷子在四书和经文上答得不相伯仲,但策问明显是这份更胜一筹,倒像是——我那徒弟才有的手笔。”

    魏昉年少成名,孤高自傲, 耳顺之年入内阁居大学士之位, 平时在昭武帝面前也什么都敢说,不怕触怒天子。按理以他的性格, 得知朝中死对头高渊使计让自己的得意门生屡次不第, 早就该手捧宣子昂被黜落的卷子去向昭武帝讨公道去了, 但偏偏这帮人做事缜密,一次是在号舍抽签时做了手脚,将人安排在了臭号,以致宣子昂受了九天折磨, 作出的卷子不尽人意;一次是以宣子昂文章中有大逆不道之言, 有违天道圣训的理由把拿着卷子要求复审的宣子昂给驳回了, 这间接是讽刺魏昉这个老师教坏了学生。这么说其实也没错, 科举是用来选拔官员的,官场不是某些人展示个性的舞台,不该发表过多个人意见,尤其是在前几届有人故意另辟蹊径发表奇僻言论博人眼球被昭武帝训斥过以后,连考官们也不敢再录取那些“不踏实”的考生。

    最后一次,宣子昂也放聪明了,知道只有先当上官才能一展拳脚,于是也不再固执己见,甘心随科场大流中规中矩地作文章。结果也是宣子昂点背,当时他母亲故去已有二十六个月,还没过二十七个月的孝期,其实也只差了几天而已,以为没人会深究,没想到被人抓住漏洞,又因为昭武帝十分重视孝道,于是因为这个原因,宣子昂不但没有中试,还被禁了三次会考,就这样蹉跎了近二十年。

    魏昉咽不下这口气,这回刻意出这么一道题,不得不说是有私心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