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2 (第3/4页)
诗,我家meimei,现在也不过是沉吟了一下下而已……” 郭菀央眉头一皱。看着懿文太子妃与宁国公主,含笑说道:“站在水榭之上,遥遥可见远处玄武湖。小女曾听闻,玄武湖乃是当年周瑜练兵之处。周郎风华,即便是隔了数百年,也令人遐想。因此想要以此为题,胡乱写上两句。” 太子妃说道:“如此甚好。”心中却是惊疑不定。不但太子妃心中惊疑不定,在座数人,心中都是惊疑。 郭菀央不过是十岁的少女而已,能懂得什么?说一句不好听的,能得知周瑜此人,已经是难得了。她居然还要用周瑜历史,来作诗填词? 咏史诗与寻常的写景抒情诗完全不同,后者或者只需要才气而已,前者却需要扎扎实实的才学! 不待众人交换惊疑的目光,郭菀央提笔就写了起来:“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jianian黠。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第75章 郭菀央写的,乃是清朝郑板桥的(周瑜宅)。周瑜年少夭亡,令无数后人扼腕,其中又以郑板桥此诗最为凄伤。 郭菀央一边写来,丫鬟就高声念出。四面都是寂静无声。谁也料想不到,面前的女孩子,竟然真真有这样的才气,这样的学识。 丫鬟的念功并不如何,可是这样的文字,自然有一种令人感伤的意味。 吴夫人听完,笑着说道:“今天这样的场合,却说这样的颓丧诗句,未免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