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2章 苟利社稷 生死以之 (第2/4页)
地方官儿都喊难。那好,咱给你免掉,从你上任之日算起,之前积欠一概不追究。 没话说了吧? 这样做的好处有几个: 一,能将历年积欠这个问题有效解决,而且还能调动地方官儿的积极性; 二,取悦皇上。要免税嘛,不得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王国光早已想好:借新皇登基之名,以示天子爱民之心,酌情减免天下赋税; 三,收揽民心。这个就不用多解释了。免税,最高兴的当然是最底层的老百姓。新皇一上台,首辅一上任,就要免税,老百姓指定感谢你八辈儿祖宗。 听了王国光的建议,张居正仔细一想,觉得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当即拍板,表示支持。 而且,王国光还指出,借改朝换代、新主承嗣大统之际,例减天下赋税以示皇上顺天爱民之心,这不是别出心裁,而是有例可循。前朝永乐、宣德、嘉靖都干过。 对于新官上任,尤其是秉持国政的首辅而言,所出政令务必遵从祖制,方不致授人以柄,招惹非议。 这个很重要。 包括之前的京察、实物折俸,虽然大家都不满,但有一点,皆有祖制可循,有故事可依。虽非洪武钦定之祖制,但凡前朝事例一经决定而付诸实施,便成定制。 所以,跳出来闹事的,只是出自“气”,而不是出自“理”。若是出自“理”,那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 对这个决策,张居正甚是满意,嘱咐王国光回去便拟文,以户部公本的形式,奏明皇上。 第二件事,对全国十大税关进行整改。 税关,顾名思义,就是旧时在水陆交通、商人聚集的地方,所设的收税机关。跟现代没甚分别。 当时,全国有十大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