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9 (第3/4页)
就收到了四五十斤新鲜马rou。有梁府送来rou糜,他还能省些粮食呢,岂不是好事? 见上官如此说,那小吏也不敢多言,退了出去。 郭郊又提起笔,继续审查案上的文书。这也是梁丰托他做的,拣选来到高都的流民,若是有匠人或是其他一技之长的,也可送去梁府。如今其他县府恐怕早就封衙了,准备过冬,偏偏他还待在府衙里,忙的不亦乐乎。不过难得的,郭郊并未有什么不悦之情。越是做这样的活,就越能显出他跟梁府的亲近。 这梁丰可不是那些败絮其中的世家子弟,而是有经世之才的能人啊。若是他日一飞冲天,自己辞了县官,给他当个佐官也无不可。把这点小小心思压了下去,郭郊继续认认真真审起了面前书文。 ※ “郎主,这次又带回了三十人。其实有两个木匠,一个石匠,剩下都是些青壮劳力和他们的家眷。我看到下雪之前,还能再收个一两百人。”阿良面色红润,兴冲冲禀道。 如今梁府收募荫户佃农,也终于有了些高门风范。不再是见人就收,而是让那些流民前往高都,然后挑选其中强壮能干的,充实梁府。这个改变,可让阿良开心不已。身为亭侯府邸,怎能任那些流民轻易投效? 梁峰当然知道自家这个大管家在想什么。以前那是没有别的法子,现在有了一县之地作为缓冲,收容流民的工作就不那么紧迫了。提高人员质量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制度能让那些有条件投效梁府的人,心怀感念,更加忠于梁府。而有了归属感之后,凝聚力自然就会提升。可谓一举数得。 “现在从太行径入并州的流民多吗?”梁峰又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