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0章 (第1/3页)
为了防止匈奴时不时的侵扰,秦始皇脑门一拍,不行,他无法忍受匈奴在大秦的疆域上来来去去,于是决定修筑长城。 这便是秦始皇在经过几年的挣扎、思虑、甚至与匈奴开仗之后做下的决策,一马平川的地方匈奴人来去自如,修筑长城可以将这些心怀不轨的敌人限制在防线之外。】 天幕将修筑长城这件事的前前后后讲了出来,百姓们从头听到尾,也慢慢地意识到长城好像确实是需要修的,否则,匈奴铁蹄南下,受苦的还是他们平民百姓。 他们的地在,地里耕种的农作物也在,他们无处可逃,无处可躲。 百姓虽然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下,思维愚钝缓慢,但并非不可教化,长城要修吗?他们扪心自问,要修!作为底层的老百姓,他们也无法忍受异族在他们的家园随意践踏。 他们认识到,修建长城对他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是一道抵御匈奴的防线,是保护他们不需要直面匈奴铁蹄的防御线。 【其次,修筑长城也不单单是为了抵御匈奴,还有一个是迫于大秦本身的社会结构和经济框架。 我们知道战争是有惯性的,何况是灭六国,一统天下,持续近十年的持久战,战时状态壮大了国家的军事力量,但是当战争停止下来呢,这股强大的军队力量要何去何从。 保守估计,注意这里是最保守的估计,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嬴政手下的秦军大约至少还有五十万人。 这五十万秦军能征善战,一直以来都是在战场上杀敌,突然一下子让他们回到普通老百姓基层中去,其实这些人一下子是很难转换身份的,行为模式和普通老百姓是不同的,他们是融入不进去的。 本身对比起普通老百姓,他们的身手利落,在没有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