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章 (第2/3页)
体系下能够充分展现出来,升迁皆是有凭有据。】 @1:钟,古代计量单位。 一钟相当于640升。 未修建水渠时,关中的亩产量只有100升左右,修建水渠后,关中的粮食产量足足提升了6倍多。 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值。 并且在当时水渠修建好之后,周围那4万多亩的荒地立刻得到了有效的灌溉,每一亩的产量同样达到了6倍多。 足可见,郑国渠是一条功在千秋万代的水利工程。 秦国:韩国,我谢谢你啊…… 韩国:郑国,我谢谢你啊…… 郑国:我拿的明明不是这样的剧本啊! 第55章 【说到军功爵制,我们不妨再稍微提一下大秦的另外一项政策,那就是耕战结合。 “耕战结合”是商鞅变法时期提出来的,在大秦也一直延续着。 所谓的“耕战结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开垦荒地、种庄稼,积极参军打仗。 其实在战国之前,根本没有纯碎的农民士兵,军人皆是贵族的。 大秦历代的君王目光长远,他们知道要争霸,不可能依靠这些礼仪性质或者说游戏性质的战争,于是这批贵族军人被一步步替换掉了。另外必须有足够的战略物资,那就是粮食。 于是商鞅变法的设想中,对于国家耕种的老百姓,要给予各种嘉奖,包括土地、爵位等等。落实到大秦上,那就是对外积极打战,对内疯狂开垦荒地,而这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汉书》中有记载,若是士兵在战争之中斩敌人首级一个,授爵位一级,可为五十石之官;斩首敌人首级二个,授爵二级,可为百石之官。各级爵位均规定占有田宅、奴仆的数量标准和衣服等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