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公竟渡河 (第3/5页)
陈冲收买人心,说他事无论大小,人无分贵贱,皆平等待之,以显示自己道德高洁。” 韩暹杨奉莫名所以,但他们与陈冲相处约有四年,对此倒没有异议,皆颔首赞同。 独孤去卑说:“既如此,我们何不若将这些松明薪柴都放在城里,早早撤出城外,只留少部分人于城内,等他们大军要接收城池时,我们留下的人在城中纵火,必然令他们大受损伤,即使陈冲不中计,以他的秉性,见此情形势必要派人灭火救灾,怎么也能拖延一日时间。” 他说得轻松,但韩暹杨奉闻言无不悚然,这把火一放,也不知道要烧死多少人。尤其是韩暹,腹诽道:眼前这匈奴人曾说自己是狗胆,而他则可以说狼心了。 但斟酌损益,两人却也不得不承认他出了一个好计,不仅可以放火拖延并军的行进时间,而且大火毁坏城防,也能方便他们以后抄袭并军后路。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此时东岸,陈冲身骑青隗,正与刘备及一众州府幕僚同行,刚打马抵达解县。此时的解县已成为前线渡河的枢纽,大军在此处接领物资,然后渡河,时间紧迫,陈冲以为光从一处渡河还是太慢,不如兵分两路,在蒲坂和汾阴都搭设浮桥。大军分两路过河,争取将渡河时间控制在一日内,但他今日抵达解县后,却惊愕地得知,汾阴的浮桥还未搭起。 谷菂“公明,这是何缘故啊?前锋已经抵达渡口了,此时却无法渡河。他们停住了,后方各部渡河的时机也要因此而延后。” 负责汾阴津搭桥的本是徐晃部,陈冲本来对他寄予厚望,却不料刚出兵他就出了纰漏,所以徐晃来报时,他半是关切半是忧急地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