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门阀之上 第83节 (第8/12页)
么但凡有一二雄心者,多多少少要自恃武力亦或依附武力, 趁势而起。 太平年间,门阀垄断执政,寒门与一些落魄世族几乎没有半分进取的空间。而以个人能力而言,万里挑一也甚少有人能以一己之力来扰乱时局。战争,对这些人而言是千载难遇的机会。即便不能像贺氏、薛氏那般拥有数万武装部曲,但是集齐一千多家丁却是尚可。在崔谅的默许与欲望的撺掇下,力者称将,弱者称尉,揭竿而起。先前得居高位的关陇世族们不得不放弃县治,营建坞堡,以做抵抗。 对于他们而言,道义与心理上皆无谴责。既然朝廷不曾给予他们任何向上的渠道,那么也无需维护原本的政治架构。况且崔谅之乱波及实在太广,即便日后崔谅败亡,但上有法不责众,下有朝廷对关陇地区的安稳有所诉求,刑法也就因此而遥不可及。 更何况若自己不能借此机会,抢占利益,那么别人也会在抢占之后,顺势将自己吞并。战乱亦藏机会,发迹从来都与平流进取无关,陆家如此,崔家亦如此。 “丞相,如今关内侯已有百人,是否需要酌情削减?”陈霆手奉文书,他如今已是丞相府东曹掾,可参议两千石与名爵封赏之事,但建议的语气还是颇为委婉,“这些人或许能力尚可,但忠心却为见得。” 现下崔谅自封丞相,总理朝事,但各州虽然怯于威压,愿意将庶务交予长安批复,但所呈奉的抬头仍是皇帝,可见对于自己这个丞相并不认同。唯一可以有所联络的乃是河东薛氏,如今长安给养,主要仰赖河东。至于司州,王子卿入行台交涉,他本期望可以借此搅起一场大动静,因此不遗余力地为其争取到一个使持节的权力。可是如今王济竟已在行台当上尚书令,王子卿仍杳无音信,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