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门阀之上 第101节 (第10/13页)
,身份尊贵,非凡等可以轻幸。” 几位年轻太妃不乏闺阁有女, 许是一年间苦闷得久了, 如今见有孤单鸳鸯,忙不迭起了执红线的念头。因笑道:“车骑将军怎能以凡等相称, 配适帝女,依我们看也并无不可,太子妃这是举贤避亲呢。” 陆昭笑了笑道:“让太妃见笑了,倒非是举贤避亲。若皇室子女皆适一家,朝政则难持公允,晚辈怎敢为此私念,而使家国失之大道。” 陆昭之所以反对这一门亲事,理由也很简单。于私,陆家不可能把所有重注都压在皇室身上,因此在兄长的婚事上必然会选择一个北方高门。对于皇帝来说也是如此,借由子女婚事来拉拢各方。眼下皇室力量虽然有所抬头,但也只是太子一枝独秀,余者皆是微弱到极点。政事大略,太子并没有完全掌控的实力,主要还是取决于执政几家。眼下陆家太过煊赫,对于皇帝来说场面并不好维持,因此日后必会借着给雁凭公主挑选驸马的机会,再拉入一家,以作强援。 朝廷再弱,也是帝国,立于正朔,维之大义,绝无可能让政令出于一门。皇帝也好,门阀也罢,最期冀的仍是一个雨露均沾的平衡。对于门阀来讲,可以抹平一家独大带来的危机感,从而减轻内耗,更长久地把持朝政。而作为皇帝来说,他必须要用自己的皇室权力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金城之战与崔谅之乱后,以顾承业为首的南人开始真正进入朝堂的中心。除了陆昭背后的推动外,也是这个帝国对于江南资源有所需求,进而开放怀抱,欢迎南人的到来。至于皇帝在第一时间内就颁诏封自己为太子妃,本身也是对南人势力的笼络。在东望洛阳的时候,已经可以看到由西面的长安与南面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