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门阀之上 第113节 (第6/15页)
倒会让世人不齿吧。” “阿媪今日是要与我在此相论竟夜?”元澈微微抬起头,虽无恼怒之色,但神色早已不见和煦,尽是肃容,“阿媪想的是什么,我大概也能猜到几分,只想告诫阿媪,不要执念太深,妄取祸端。” 李令仪仰起头,呆呆地看着太子。说实话,她羡慕保太后贺氏,却也知道自己不同于贺氏。今上母亲早夭,贺氏是一手将今上与长公主带大,连皇位都是贺家一手策划得来。而太子母亲在元澈十六岁时才故去,自己并无太多身为长辈的威严。且元澈那时已被封为皇太孙,后又被立为太子,传承统序已定,她并没有力挽狂澜的功劳。 “殿下已猜测到老妪心事,可否看在老妪服侍殿下这十几年,听老妪说几句话?” 元澈一愣,心中到底顾念着情分,神色也缓和了些:“阿媪请说。” 李令仪理了理鬓发,道:“薛琰是王臣,陆归也是王臣,护军将军本领长安城宿卫,陆归用护军府拿人,并未执诏,纵使在情,也不在法理吧。不论官位,不论爵禄,陆家娘子与我俱是后宫人,执内宫事就算是本分,沟通外臣、方镇总是不对的吧。今日他们内外勾结,私捕两千石,明日就不会内外勾结,执行废立……” “阿媪慎言!”元澈忽然高声喝止,“且不说车骑将军襄助收复京畿之功,他私捕薛琰,内情如何,我已深知。薛琰毁堤堵渠,使水路不能通行,断绝京畿粮道,各家不忿,干涉作乱,也已立案。这些人执迷私欲,罔顾国政,借此要挟中枢,以报私怨,为何不能交付廷尉论罪?且内外臣互有沟通,是历来皆有的事,只要为公,何须苛责?不说旁人,孤也有一二私交,阿媪是否也要认为孤这是内外勾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