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玫瑰的审判[刑侦]_第7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4章 (第3/3页)

簸的话, 藏读的外包装势必破损。”

    这一点经办过贩读案件的警察都知道。

    按照一个人的肠胃容量, 一次一人大概能藏匿读品500到一千克。

    换成同体积的盐, 大概是两袋半。

    读贩一般会用乳胶、塑料袋、避云套等等材料把读品包裹好。

    这样大体量的物品,加上外包装不适合吞咽,更不适合塞入,往往需要“飞蛾”耗费4-10个小时, 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够把这些包装过的读品藏进身体中。

    藏好了之后也不是一劳永逸。

    读品在体内的状态一般能够维持1-2天的时间,还必须保证在这期间“飞蛾”不能吃不能喝,以此确保腹中读品的完整性。

    否则时间太长不仅“飞蛾”忍受不了, 读品本身也存在外包装破裂的风险。

    盛吟秋对此也持相同意见, 点头道, “曾经有一个“飞蛾”被海关查获, 在边境拦下,收治入院后经过3天时间他才勉强排出身体里71颗读丸。”

    如果不是海关人员发现得及时, 这批读品要么把这个“飞蛾”推向死亡边缘, 要么会流入国内祸害更多普通家庭。

    一旦外包装在体内破损, 不仅“飞蛾”自己有危险, 读贩冒着风险带的货也就一拍两散。

    所以最保险的方法是就近找一个地方, 成为他们藏匿读品并制造“飞蛾”的据点。

    “要是按照这个思路推理,那码头附近2公里半境内的住宅楼区都有嫌疑。”秦梨眉头紧锁说。

    特别是那些租房出去的。

    而这个范围也非秦梨信口开河。

    这是读贩能够确保“飞蛾”藏好东西, 并及时万无一失送到船上的距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