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_己字卷 第三十节 填鸭式灌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己字卷 第三十节 填鸭式灌输 (第2/5页)

不错的,但是当时前明余党尚存,北方蒙古诸部势力犹存,……”

    “嗯,那和当下比呢?”冯紫英含笑问道。

    练国事许久才叹了一口气,“应该是当时要好一些,或许各地的民生繁荣程度不及当下,但是官民矛盾、民绅冲突远不及现在这么激烈,外敌之患,当初北方蒙古势力虽然也很强,但是以愚兄个人观感,尚不及当下建州女真的威胁。”

    “好,那当下和元熙二十年相比呢?”冯紫英再问。

    练国事再度叹气,“紫英是想说元熙二十年是一个分界点吧?元熙二十年时应该是咱们大周最鼎盛的时候了,无论是外敌还是内患都处于最好的时候,朝廷财力丰足,地方治安大好,……”

    看见练国事尴尬地叹气摇头,冯紫英也不为己甚。

    “现在呢?从元熙二十年之后,咱们大周似乎就开始流年不利了,北地的连年大旱,湖广的洪水,江南遭遇倭寇的袭扰,元熙三十二年开始的壬辰倭乱一直持续到元熙三十八年,终于耗尽了朝廷的财力,嗯,还不能把这个全部归结于壬辰倭乱,从元熙十五年到元熙三十二年,十八年间太上皇六下江南,平均三年一回,花费多少?”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冯紫英毫不客气的质问,让练国事更是无言以对。

    一直以来朝里边大家都当下如此拮据艰难的困境原因都有着心照不宣的认同,六下江南和壬辰倭乱便是就是最大的原因,再没有其他理由能解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六下江南导致大量国库空虚,江南奢靡之风盛行,官员卖官鬻爵,贪墨之风盛行,进而影响到对九边防御的保障。

    朝廷在辽东的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