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乙字卷 第四十二节 人情练达即文章 (第5/17页)
替我们做主了?要搞什么登坛纵论,点评时政,你这是要把我们青檀书院推到风口浪尖上去么?那也就罢了,可为何又要把崇正书院拉进来?” 冯紫英毕恭毕敬的站在窗前,半垂着头。 孤灯如豆,光焰摇曳。 齐永泰先前只顾着看书阅卷,没有理他,他也就很坦然的站在那里,没有半点局促不安,也没有半点骄矜不满。 就那么渊渟岳峙,十三岁少年竟然站出了一份三十三岁的气度,前世经常登台讲话那也不是白给的。 一听到齐永泰的话语,冯紫英就知道这一局成了。 冒险成功了。 这一局不在于官应震,而在于齐永泰。 扩大书院名声,提振书院影响力,官应震是一直不遗余力,而齐永泰则相对谨慎。 可能与齐永泰在山长这个位置上待不了太久有一定关系,但是冯紫英一直认为齐永泰不应当是那种惧于外界压力的人,否则他不会两度辞官。 关键在于齐永泰要怎么来看这件事情。 若是齐永泰只问者为何要搞什么登坛纵论,点评时政,那就有些麻烦,说明齐永泰不认可这种做法,可他后面又问及了为何要把崇正书院拉进来,这就有点儿意思了。 既然要否定这事儿,那无论崇正书院有无牵扯进来,都无关紧要了,但既然问及,说明齐永泰内心其实已经接受了可以搞这个登坛论政的设想,无外乎就是觉得还不那么完善,或者还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罢了。 揣摩心思一直是冯紫英的强项。 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来考虑利弊得失,这是最重要。 在向杨嗣昌提出这个设想时,冯紫英就已经把前因后果考虑周全了,甚至也考虑了如果一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