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_丙字卷 三十六节 一石激起千重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丙字卷 三十六节 一石激起千重浪 (第3/5页)

给你匀着点儿就不错了。

    现在的对策就是各方面都给点儿抹点儿,吊着,别出事儿就行,你三边四镇本来也就是后娘养的。

    可是冯紫英说得如此郑重其事,而且用《内参》创刊号这样极具威力的第一把火来烧,还是让乔应甲多少有些警惕。

    冯紫英可不是随意妄言的性子。

    这么两三年里,乔应甲可是深刻感受到自己这个门生影响力的突飞猛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己都从中受益不浅,而这都是建立在对方相当准确而具有前瞻性的判断和见解上。

    当然这一次的情形略微有些不同,军务上的东西,自己不太懂,齐永泰也不太懂,这几年他们也从未介入过这些情况,所以他们都不愿意轻易插手。

    这不是小事,插手就意味着要承担责任。

    “紫英,兹事体大,你们在这《内参》上撰写这样一篇文章,为师相信兵部、内阁还有皇上都应该看得到,他们必定会安排人调查,都察院这边届时我会提议安排得力人选参与,……,为师怕是也只能做到这一点了,你和龙禁尉那边也有些瓜葛,应该知道九边军中,除了各卫镇将、参将都察院尚能监督,其他寻常兵事,历来都是龙禁尉在负责,……”

    乔应甲的回答让冯紫英有些失望,但是他也知道恐怕这是自己能获得的最好消息了。

    乔应甲不可能因为这一篇文章就出手干预,这既不符合规则,也不符合情理。

    而且如他所说,军中要务的刺探监视要么是龙禁尉,要么是监军内侍。

    可非战时状态下,监军内侍现在也基本未派,永隆帝在即位之后这方面就更慎重。

    并不是说都察院就无此能力,都察院的监察权更多的还是聚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