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9章 (第1/3页)
彼时李商隐科举失利,不告而别离开长安,愁绪难解之际仍千里迢迢来信与他抒写缘分,更直言二人“一日相从,百年见肝胆”的情谊。 他忧好友落寞,回信勉励,并在好友再次科考之时暗中运作,真诚相待如此,可李商隐一入王茂元幕府,二做王家的乘龙快婿,把这么多年的知交之情放在哪里?把父亲的殷殷教导与提携之恩又放在哪里? 令狐绹越想越气,从李商隐答应娶亲那一刻起,他们令狐家与他就恩断义绝了! 【于是,牛党认为他娶了李党的女儿,投奔了李党,就是李党的人;而李党觉得他是牛党中坚令狐楚的弟子,又与令狐绹关系匪浅,自然还是属于牛党。所以李商隐在两个党派都不受待见,里外不是人,这个处境莫名有点苏轼?】 【想到别人调侃说,支持新法的站左边,不支持新法的站右边,中间那位您就是苏轼老师吧!李商隐估计也是个不知道往哪儿站的吧!】 酒楼。 杜牧的嘴角抽了抽,一副要笑不笑的样子。 北宋。 躺着也中枪的苏轼一脸无奈:“楚姑娘这玩笑怎的又开回我的身上了。” 苏辙在一旁抚额,虽然如今并未到那一步,但他觉得这确实是自家兄长会做出来的事。后人促狭是促狭,嘴上却犀利得紧。 其他人也在先前的课文里了解过苏轼的人生经历,此时听到这句纷纷忍俊不禁。 宅院里对上述二人经历都相当清楚的李清照觉得好玩:“这话换到李商隐的身上不就是‘支持牛党的站左边,支持李党的站右边,中间那位您就是李商隐老师吧’吗?楚姑娘说话可真有意思。” 她笑得乐不可支,转又道:“苏轼曾自嘲自己一肚子不合时宜,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