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_第28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3章 (第3/3页)

两人不约而同地斟酒举杯,向着水镜的方向一饮而尽。

    ——聊赠千载之下,文章知己。

    【欧阳修的看得我有点ptsd,总觉得像在看《伶官传序》,被背诵全文支配的恐惧。

    苏轼写得很张扬,这次cos的是青年苏轼吗?很符合他当年“好发议论”锋芒毕露的人设。苏辙写得就温和多了,车印子就是这么脚踏实地!】

    ?

    苏辙捂脸,“车印子”又是什么糟糕的称呼?

    他叹了一口气,楚姑娘哪里都好,就是太不庄重了!

    两篇文章一左一右出现在水镜上,一张扬一内敛,但都议论精深,一看便知功底。众人见识了眉山二苏的文采,以文观人,自然也看出了两兄弟的性格,俱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苏轼在自家父亲的注视里默默望天,好发议论什么的,他也改不了啊!能改他就不是苏轼了。

    另一边的欧阳修拧着眉看向自家好友:“圣愈兄,我的《伶官传序》有什么难背的吗?”

    明明就很短啊!

    【辛弃疾的这篇,从失国本而国恒亡开始讲起,归结到以自信自强之姿态对抗一切之侵略,其中“文化失而风骨没,风骨没而国败亡”充满了深切忧愤,读起来实在令人感慨。】

    两宋君臣士子看得眼眶一热,尤其宋孝宗更是心头大恸,辛弃疾驳的是后世谬论,可字里行间分明是对大宋的忧虑痛切。

    ——国士殷殷,见往事来者,俱思家国。

    【不过也还有一些美中不足,大家举的例子或许独到,但是都不太具有时代感。大家完全可以结合当下的实力谈中国文化走出去嘛!

    本认为必该流入大海的黄色文明没有被大海吞噬,反倒是与海洋分庭抗礼,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多么有力的批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