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3章 (第2/3页)
他摆摆手:“准了。” 太医令拱手拜谢。其他诸朝的帝王同样迅速抓住重点作出积极反应,更有不少太医亦主动请命入蜀。 纵然他们现下还不知道什么□□、中性提取物,什么从分子到药物他们也听不懂,但黄花蒿可治疟,cao作手法是绞取汁,这些都是如今明明白白能做到的,那谁还坐得住? 唐朝。 孙思邈迅速在药庐中收拾了起来,刚进来的小弟子还有些疑惑:“师父,您这是?” “为师要入蜀寻药!” 与此同时,东汉的张仲景、东晋的葛洪、明朝的李时珍,甚至宋朝的张小娘子都动了入蜀的心思。一时间,各朝各代的蜀地顿时热闹起来,几年之间,来往医者络绎不绝。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屠呦呦女士从传统中医药中得到启发,又以现代科学技术传统药学研究,改善提取方式,成攻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这说明她既能吸收传统医学的经验,又敢于创新。 她没有固执地迷恋传统医药,也没有对现代医学顶礼膜拜,她清晰地找到了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最终取得了全新的突破。 从这个角度来说,她及她的研究成功,为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本。】 明朝。 李时珍忍不住笑了一下:“楚姑娘很会说啊。” 好友吴国伦闻言赞同地点头:“诗经有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创新,再创新篇,以古为镜,再创新篇,如此代代革新,方有医术之更上一层楼。此论实在精妙!” “是啊。”李时珍有些感慨,“我等也是继前贤而观时症,现在之手段比起黄帝是如何?比起秦汉又如何?后世不仅效前朝,还习自异邦,真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