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0 (第3/4页)
想法的。 刘彻暗暗点了点头,“行,你继续说。” “是,”刘据应了一声,端正了自己的姿势,将自己的想法款款道来。 其实刘据的中心论点还是之前谨欢无意中在学宫里说漏的一句话,谁的呢?魏源先生的。 作为一个知识的推土机,谨欢已经完全忘记了她到底为什么会说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样的话,只是她虽然忘了,学宫众人却因为对她的崇敬而将这句话记了下来,并且因此而思考得更加深远。 “就拿大宛举例,大宛善于饲养名马,便可以此定下盟约交易,大宛若是想要大汉的种种便利工具,需得每年定时以何种价格售卖我大汉多少良马,而其中公马母马的比例也得定下,若有其中一方毁约,则来日兵戎相见,也是师出有名。” 这样的方案细细论究起来已经十分公平了,而之所以要定下类似的方案,原因也有点近似于“千金买马骨”。大汉想要与西边各国交好,也得摆出一个交好的态度来,毕竟谁都不是傻子,可以任由别人欺负。再加上大宛等国离大汉的距离也确实够远,在疆域远远还没有拓展到那里的时候,交好总是比交恶要来得更加划算的。 刘据提出来的方案虽然还不够完善,但是中心思想已经摸准了,刘彻为此很是高兴。不过心里高兴归心里高兴,考校还没有结束呢。 “那此番赏赐各国,你觉得该赏些什么比较好呢?是金银绢帛,还是粮食白糖?”这也是今日朝堂之上谈论的一个问题之一。 刘据冲谨欢眨了眨眼笑道:“那些西域小国不是都说景仰我大汉文化嘛,多多赏赐一些书籍就好了呀,我观学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