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_第784章 苏曼达岛上的阳光(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84章 苏曼达岛上的阳光(4) (第3/5页)

级的字画远不如能供全家人吃喝一年的一百块现大洋更管用。

    但那是曾经诞生于华夏大地上的瑰宝,是华夏先祖智慧的结晶,记录着历史长河中华夏人民曾闪耀出的智慧火花,有些时候,并不仅仅只能用钱来形容。刘浪看到这些,脸上一定是会笑开了花的。

    从1933年11月抵达苏曼达岛到现在1934年5月,整整六个多月的时间,远在中国四川的独立团基地并不太清楚远在2500公里之外发生了什么。这里对于现代文明来说,实在是有些太过遥远,特种小队携带的短波无线电台虽然可以以手摇方式充电,但为防止出现故障和泄露位置,所以山鹰极少命令野战电台开机。

    独立团基地也只是从有限的几次简短密码电文通讯中知道派出去的特种小队依旧还活着,至于他们在这六个月里干了什么,无人能知。

    恐怕只有以苏曼达岛为中心半径为300公里的海盗们才知道,这帮外来客们做了什么。

    那是苏曼达海和马六甲海峡连接口高达六十余伙海盗团体们从事海盗业生涯以来最黑暗的日子。从12月开始,苏曼达岛上原本就实力很强劲的“那巴加”就像一条发了疯的鲨鱼,四处乱咬。他貌似也并不是想扩大什么势力,对曾经的同行们搞什么征服计划,从接连四次突袭苏曼达海附近除了苏曼达岛以外人数最多高达150人以上的四群大型海盗团的战斗方式来看,他们对投降的海盗貌似无爱,不管反抗还是不反抗,所有被他们发现的成年海盗一律被诛除,所有的钱财一律被抢空,所有的房屋建筑一律被炸光烧毁。

    可怕的“三光”政策让喜欢兼并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