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7章 不速之客 (第4/5页)
知其原由。先别说在家资上纪家不能和范家相提并论,就是说范家的主业造棉纱制布工厂,其命脉可都是掌握在范家的手上。 别说范家,只要是中国布业工厂,没有哪家不要依靠着范家的纯碱厂生存。 令范旭东声名鹊起的自然是他于1919年最先创办的“久大盐业公司”,年产数十万担精盐不仅让中国打破了西方列强对国内精盐的垄断,十年间范家的家资也达到了三百万银洋,不过这些还不足以让他被后世称为中国民族化工业之父的美誉。 真正让他从一方豪富成为中国最著名化工实业家的却是他于1926年创建的纯碱厂。纯碱说白了就是碳酸钠,就是这个未来八十年后中学实验室里都有的小玩意儿,在当时的中国,却没有。 碳酸钠的作用,对于当时的中国可谓是相当重要。 当时国人最常见的装束是粗布长袍,色彩单调,并且不耐磨。印染的布料是一种奢侈品,因为印染需要用碱,而碱十分昂贵。在制碱业,以氯化钠与石灰石为原料的“苏尔维法”是最先进的技术,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专利垄断,对外绝不公开。 当时在中国垄断纯碱市场的是英国卜内门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远洋运输困难,英商乘机将纯碱价钱抬高七八倍,甚至捂住不卖,使许多民族布业工厂陷于停顿。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范旭东花费数年搞出来的纯碱,几乎所有布业工厂就得倒闭,美女们就算是想穿旗袍,那也是黑粗厚的棉布,光想想那个情形,刘浪都忍不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