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5章 秣马南山下(2) (第3/4页)
和珅的本意,捅到了东宫那里去。 但这话,和珅自己来说有些像是诡辩,在和珅这里,徐知余是最合适的人选,可他百般示好于徐知余,海州诸事都是不曾设阻,这徐知余却似乎并不领情让和珅有些为难。 于和珅眼里,徐知余之人只能是仗着帝王一时亲信立于朝廷,若无帝王在后,像他这般做官,不出十日就要被人赶出天子庙堂。 “圣人之书,用来办事百无一用,凡事都得靠人来,有了人,再配个脑子,天底下便没有办不成的事”这是和珅一直以来所信奉的不二准则。 踱步在听云轩里,杨宸颇有些兴奋,朝廷许他再建两营的明诏来了,日后这楚王府麾下也能像自己的三位皇兄一般,拥军三万,拱卫边疆,做事也不会觉得掣肘,用兵不利。 经过和自己师父那么走上一遭,杨宸能明白就定南卫这数万户百姓供给十万边军已经是极限,所以他并不打算新募士卒,仍然是打算就阳明城的这两营步营化一营过来,再从海州,云州招半个营来重新编做新军。 既能为云州和海州减缓些军粮开支府负担,又可让这士卒刚刚成营便能有一战之力。 荡平南疆的宏图远志已经从建新军开始在杨宸眼下徐徐展开,似乎定南卫和楚王殿下的前途都是一片光明大道。 “殿下,罗指挥使求见” “让他进来” 未离片刻,罗义难得穿了一身软甲走了进来,刚要行礼,便被杨宸给止了下去。 “有话快说,本王还得去阳山萧将军府上一趟” “诺” 罗义还是规规矩矩的在杨宸身侧鞠了半个身子后,方才说道: “殿下,臣这些时日在城中发现了一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