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42 (第4/4页)
上,能够体谅这个受尽苦难的孩子,为方一减刑。 支持的人在一开始占了大多数,后来关注的人多了,慢慢地,舆论的声音就多样化了起来。 有人打破“减刑”这一论调,以另一个角度说起这个事情:方一下手太狠,就算是被拐了,就算被虐待截了一条腿,但相比起他的碎尸抛尸,人贩子的手段还没有他凶残,这般狠毒的人如果留在世上,迟早也会变成□□。万一在他乞讨的时候路人不愿捐钱,也被他捅了呢? 还有人说,方一当年被拐的时候才七岁,现在都十七岁了,怎么也是个有智商的人,为什么不跑呢?他掏钱的时候,就算随便拉住一个人呼救也不可能没人救他的呀?他这不是傻吗?会不会早就跟人贩子同流合污了,如今杀人也不过是分赃不均,仇杀的。 或者另外一些“理智派”言论:当了十年的乞丐,将仇人分尸抛尸,这样的人对社会早已经没有了一丝善意,他早被这社会的阴暗残忍碾压成了一团垃圾,他的精神已经不再健康也不再稳定,这种反社会的人即便再留在世上,也对社会无益,反而会增加对社会的危险性。 诸如此类的言论越来越多,渐渐和声援的声音持平。 在这场声音的战争中,宿郢作为其中一员,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他所有能做的,就是通宵翻看所有的法律书籍,再去找不同的律师做详细咨询,他在找能够让方一减刑的办法,但找来找去,得出来的结果都让他感到无力。 案子性质太过恶劣。如果方一成年了,光是蓄意杀人一条就足够他判死刑,还不要说杀了两人,用了这样残忍的手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