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流浪舰队_请假以及科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请假以及科普 (第5/7页)

子”的存在!“大沙漠”理论在这个能区依然正确。应注意的是,750gev能量实际上是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粒子125gev的6倍,但结果却仍然为零。如果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诠释,这一实验已表明高能对撞机在lhc的能区,其“边际效用”已递减到“零”。

    现在,在王贻芳所提出的方案中,最大的能量也不过是lhc的7倍。而按照这个趋势再做下去,如何确保再发现新粒子,或者其它重大新鲜事物?不仅如此,日内瓦中心也即将进一步将能量加大到20tev,继续从事实验工作。但日内瓦已经拥有超大型加速器,西方仅需重新投入一些钱,就可实现边际效益。而中国却要重启炉灶,也不过是将能量提升7倍,却要重走日内瓦中心lhc已走过的漫长历程。

    或者说王贻芳等人的方案,绝不是日内瓦的平等竞争对手。

    日内瓦中心的lhc对于高能物理的贡献是巨大的,它运转了20年,先后共发现了四个重要粒子,而且几乎完满地证明了“标准模型”的正确。现在只剩下一个小问题,即轻子数是否“绝对”守恒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但这一问题的回答,并不需要超高能加速器来研究,而是需要中低能加速器,如现在科学院已立项的散裂中子源,ads等项目来回答。

    可以说,当前高能物理的发展态势,完全相应于所再三强调的供给曲线,将按“s”性状向“右”延伸。而这时,却已有“大沙漠”理论和lhc的实验结果,这些都表明这一延伸的“边际效用”已大体上接近于零,也就是“s”形状的曲线,已接近于“顶点”。

    那么,今日的中国还有何必要对这一座很难产生重大成果的cepc-sppc做重大投入?

    5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