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3 (第3/4页)
父皇不在,小路子说在御花园,这便过来了。儿臣有几件要事想与父皇商议。” 楚昂便把楚鄎交给锦秀,楚鄎拽着他的袍摆不舍:“父皇今日在钟粹宫里用膳,锦秀姑姑亲自下厨。” 宫墙上有一队蚂蚁在爬,密密丛丛的,楚邹微仰着下颌默默等待。楚昂转头间睇见老四思虑的凤眸,有些欲言又止,父子二个往大成左门进去。 关于江淮运河一事,皇帝后来有曾找过秦修明,秦修明也据实禀报了。其实当年冯琛开凿的支道线路并无差池,只是那支道上有几个弯道土质松软易受冲击膨胀,按照常规工程的造筑难以预估风险,须得加固以绝后患。 楚昂在早朝时与众臣商议,朝中大臣却一半支持,一半反对。此时北方谡真族日益猖獗,不时在边关撩拨,小打小闹了几次仗,大奕朝也没真正赢过他们。高丽那边的态度便模棱两可了,今岁春的进贡眼看七月了还未至,齐王楚曎也越发拖病滞留不归。病什么?他齐王少年领兵,身板儿就跟铁打的,怎得隆丰皇帝一薨,倒把病气过他身上去了? 仗是一定要打的,而运河支道不过二年前才竣工,要出事儿也不至于说来就来。倘若现在修,则必又耗去国库数百万,哪儿来的军饷打仗? 楚昂命工部翻阅了这些年江淮一带的降雨,推算结果尚可,因此加固弯道一事便暂且搁置。 只楚邹心中仍然道不出一缕忧虑。御书房“汇流澄鉴”四字金框匾额下,少年皇太子端坐侧首:“江淮一带富在层表,商贾大户囤聚良田米面,稻农与桑民却犹捉襟见肘。若遇洪水灾年,恐怕民间生乱,儿臣心中总归不甚安妥。” 那俊逸面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